成果推介 |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2025-04-25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盐城分中心位于盐城市国家高新区创新中心,2020年4月开始运营,系江苏省首批四家分中心之一。盐城分中心重点面向盐城市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坚持市场化运营,突出一站式服务,通过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线下平台的建设运营,从资源集聚、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经理人培养、科技创新指标提升等方面提升盐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成集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等综合性全方位科技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成果一

成果名称:

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关键技术

 

成果简介:

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以智能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打通设计、生产、流通、与服务各环节,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我们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孪生、工业元宇宙、服务调度、部署监控、故障诊断等模块,旨在帮助企业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技术特点

目前平台包含工业可视化等模型库、装备产品运维等场景库数据量500个,支撑场景不少于6项,汇聚数字化应用不少于12个,包含工业互联网训练推理优化方法10余种,支持通信协议10余种,支持至少10个典型的神经网络基础算子,支持大模型运行。目前,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在水利水电装备场景、工业制造、电力设备装备后市场检测等场景中。

 

应用前景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资源消耗。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中。      

 

成果二

成果名称:

等离子体黑障通信技术

 

成果简介:

针对商业航天的通信黑障问题,在等离子体负介电常数背景下,构造了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电磁通信技术。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势垒约束,能与紧束缚模型描述的电子系统一一对应,倏逝波在介质柱中耦合,实现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等离子体鞘套中的烧蚀杂质会强烈散射入射波。基于此,在等离子体背景下构造了拓扑波导,保持电磁波的高效传输。本实现技术不仅为解决黑障通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而且放电等离子体可作为新的实验平台来探索拓扑电磁现象。

 

技术特点

可以实现等离子体频率以下的电磁波信号传输,通信带宽可以达到 1.3 GHz ,信号幅度增强 8dB 。

 

应用前景

该技术将拓扑边缘态引入基于气体放电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领域,实现了电磁波在含杂质等离子体背景中的高效传输。通过对电子密度的调节,在布里渊区中心获得三重简并的类狄拉克锥,验证了零折射率特性。不仅可为解决黑障通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而且该设计可以作为新的实验平台来探索拓扑电磁现象。

 

成果三

成果名称:

基于图像的室内定位导航系统

 

成果简介:

室内环境属于卫星拒止环境,无法使用北斗、 GPS 等定位导航技术。该系统针对目前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精度不足、稳定性差、部署设备的复杂性以及复杂环境下应用受限等问题,研发了基于图像的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技术。该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定位方法对环境依赖性强和信号干扰大的局限,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定位与路径规划。通过模块化的科学设计,建立了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优化策略,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减少了对大量硬件设备的依赖,降低了部署和维护成本,推动了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技术的研发建立了室内定位的新范式,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化生活方式提供了先进路径,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特点

终端用户使用普通手机即可实现实时定位导航,室内使用环境也无需任何硬件、线路的安装与改造,具有通用、友好的特性,成本低,可拓展性强。定位导航精度可达到亚米级,定位性能满足大部分室内定位导航需求。支持图像识别、增强现实 AR 、语音识别、远程语音与图像传输等功能该系统利用5G+互联技术,提供精准的室内定位导航服务,具有“高“普适性、“高”灵活性、“高”空间精度、“低”硬件需求等特性。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市民大厦、商场、机场、火车站、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办公楼等大型室内场所的导航定位。不仅可以提供常规的室内定位导航功能,也可以为视障人士、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定位导盲辅助功能。

 

成果四

成果名称:

大服务与服务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

 

成果简介:

大服务与服务互联网环境下,面对海量可用服务和大规模个性化需求,如何高效设计、构建与运行大服务是核心难题。成果聚焦大数据坏境下大服务与服务互联网构成机理与聚合新理论、基于大数据的服务顾客需求精准认知新方法,为大数据坏境下“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技术特点:

平台支持500以上并发用户,单个服务解析时间控制在1秒内,并实现服务/服务方案执行状态的秒级刷新;平台支持百万级需求/服务/服务模式/需求模式元数据管理,确保在单节点和多节点模糊查询情况下,百万量级数据的查询响应时间小于10秒,保证基于百万级数据量的服务匹配速度不超过10秒。

 

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及工具与平台已经在医康养、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物流等多个服务领域得到应用,累计服务超5亿人次,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电子商务、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成果五

成果名称:

全自主可控物联网智能操作系统

 

成果简介:

物联网计算系统在真实世界应用中出现了碎片化、难操作、智能弱等核心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工业、农业、城市等领域的预期应用。本成果通过物联网操作系统智慧内生体系结构创新,提出意图交豆、语义计算、动态流程、定制调度等一系列操作系统前沿技术,研制出全自主可控物联网智能操作系统--卓识,充分提升物联网计算在重点行业中的可用性。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当前机器人操作系统缺少自主智能,机器人在进入工作现场后需实施大量前期部署和后期运维,机器人售价在本体硬件2倍以上,且机器人在工作中行为笨拙、不能变通,用户体验差,销售处于瓶颈,本成果将充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等。

 

技术特点:

支撑面向工厂、家居等场景实现机器人开放任务自主达成度超过90%;任务数量100+自然语言复杂指令流程生成与动态调整;20+自由度人形机器人全身决策实时延迟2ms以内;物联网具身智能生态服务发布与调用,动态组装调用延迟在1s以内。

 

应用前景

可安装在手机、汽车、机器人等关键设备上提高单体智能,也可安装在物联网环境中实现场景智能,未来装机量可超10亿台,目前在深圳、苏州、鄂尔多斯等处已应用。

 

成果六

成果名称:

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

 

成果简介: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针对数据安全风险与日俱增,数据泄露、数据贩卖等安全事件频发,如何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释放数据价值,加速数据安全合规开放、流通与共享成为焦点议题。研发了产品级的隐私计算系统,旨在达到“数据价值放得开,数据安全管得好”境界,具体包括:数据价值多方安全共享系统、数据匿名化处理与分析系统。

 

技术特点:

支持有/无可信第三方多场景的联邦学习算法,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兼容、易扩展的隐私计算系统,实现多方数据资源从登记授权到加密计算与输出的全流程安全可信、可控;融合高性能分布式计算组件、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存储、可靠的管理组件于一体,助力多场景下的多方联合查询、训练与预测等计算任务。支持亿级高维数据样本的可靠安全统计与建模;算法和协议采用容器化架构设计,兼容多平台异构算法包融合运行,支持算法可插拔。

 

应用前景

系统已在上海浦发银行总行、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部署应用。与国家电网黑龙江分公司探索“1+1+N”校企创新银电合作模式,基于隐私计算推出了融合电力数据的“订单e”金融业务,实现了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共建“黑龙江省可信能源数据计算实验室”,实现跨领域数据安全合作共赢。

 

成果七

成果名称:

超大规模跨境数据流动实时检测技术

 

成果简介:

针对国家陆续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加强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管理和有序流动。研发了超大规模跨境数据流动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的技术流程包括数据特征提取、检测发现、敏感甄别、风险预警,支持明文精细检测和密文行为检测。相关研究成果荣获中国通信学会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支撑14省市专项任务40余次,协助侦破重大案件10余起,发现500家单位违规,助力疫情防控,告警违规出境2.2万余项。

 

技术特点:

行业覆盖生物信息、交通、地理测绘等多个重要行业;数据种类涵盖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3大类数据;传输协议支持 HTTP 、 FTP 、邮件、 TLS 等协议;国际首创网络生物数据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填补监管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跑。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重要企事业单位,监测网络出入口流量的敏感数据传输情况。截至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成果八

成果名称:

网络攻防与对抗

 

成果简介:

构建面向体系化对抗的网络空间攻防试验平台,为培养网络对抗实战人才提供基础保障。对真实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架构、系统设备、对抗流程的运行状态及运行环境进行模拟和复现,通过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更加有效地实现与网络对抗相关的学习、研究、检验、竞赛、演习等行为从而提学生的网络安全对抗水平。通过对网络空间攻防试验平台开展相关网络对抗技术、真实环境对抗战术,以及智能指挥控制模拟仿真等技术的研究,搭建包含全场景高仿真,覆盖实习实训实战对抗、 APT 应急、安全评测等方面的网络攻防试验平台,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科研需求。

 

技术特点:

建成国际领先的网络空间攻防对抗平台框架,构建网络空间高覆盖、真实的网络空间攻防对抗环境。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真实网络环境安全对抗场景中,对相应的网络安全防御和攻击手段提供技术支持和场景模拟,构建大规模的网络安全攻防靶场,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