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江苏省科协装备制造领域学会联合体开展“2024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经过学会和专家提名、初评和综合评审,有10项成果入选十大科技进展。现予以发布。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研究。该研究针对国内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存在驱动能力弱、发热量大、大负载下控制性能差等问题,在江苏省科技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超大推力驱动、高效冷却和高性能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了世界最大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在神舟飞船、探测器和载人资源舱等国家重大工程推广应用。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开展4000吨级超大型轮式起重机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的研究。该研究攻关了200米级风机安装用超长柔性臂架性能提升、精准定位、恶劣路况行驶性能、超长悬置臂架起臂等设计方法与技术难题,研发出全球最强4000吨级超大型轮式起重机,项目关键技术经中机联组织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获评2024工程机械产品TOP50金手指奖,授权发明专利25件,引领起重机产业突破技术无人区,实现高端发展。
江苏君澄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火箭液氧贮箱系统用耐低温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突破了耐极端低温液氧相容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核心技术支撑了我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圆满首飞,实现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液氧贮箱中首次成功应用,为落实商业航天发展战略和航天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该研究突破了等离子体调控、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及自适应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国内首台核电用LIBS装备,并成功在多个核电厂实现工程应用,以全链条创新推动LIBS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工业现场,引领我国核电及高端装备检测技术升级。经权威机构鉴定,该系统在检测精度、抗辐射性能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空间压电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该研究提出了空间压电驱动系统嵌入式轻量化集成设计方法,建立了空间耐高温、高导热和超耐磨摩擦材料设计方法,形成了空间服役环境下压电驱动系统精密运动控制策略,推动了高端精密驱动技术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激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活力,助力我国精密驱动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复杂结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核心工艺及装备技术的研究。该研究实现了航天大尺寸复杂网格加筋蒙皮结构复合材料的数字化工艺设计、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以及基于曲面蒙皮自动铺丝和网格筋条自动铺缠的工艺及装备研究工作,形成面向航天复合材料成型的成套装备系统,有力地推动了面向航天领域的复合材料高端装备的研制以及国产材料的应用,成功助力我省智能制造产业化的发展。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复杂精密零部件多感知融合的高速高精测量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研究。该研究突破了多感知融合的高速高精测量技术,并创新研发了成套自动化在线测量装备,为高效、高精的先进制造系统的过程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已在华为、苹果、隆基股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满足了高端制造业精密复杂零部件的高速、高精度、大批量在线测量需求,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市场垄断,提升了我国精密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江苏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航空复杂构件激光表面强化与复合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该研究以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为代表,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高性能航空复杂构件激光表面强化和复合制造理论与成套关键技术,突破了整体叶盘、舱门摇臂、垂尾梁、盾构机等复杂构件的制造难题,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整体叶盘强化生产线,支撑了新一代战斗机航空发动机、盾构机等高端构件表面强化和再制造。
南京理工大学开展高功率密度高效高速轴向磁通永磁电机技术的研究。该研究从高功率密度电磁拓扑、高强度低成本结构集成设计、高效冷却等方面突破关键技术,打通轴向磁通电机从原理、技术和工程化实现的产学研技术路径,功率密度和效率超过行业水平,获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一汽等行业头部企业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可行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低成本量产解决方案。其影响力从工业制造延伸至全球减碳战略,科技贡献率在材料、制造、能源等领域具有长期价值。
东南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智能无人行车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该研究克服重型物料搬运无人化的诸多“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发了多模态融合识别定位仪、防摇定位耦合控制器、多智能体协同调度系统、自主可控DCS系统,实现了复杂重载物料的智能识别、无人装卸、精准防摇和行走定位,突破外国公司垄断,在钢铁龙头企业沙钢集团、日照钢铁、包钢集团、信发集团、上海洋山港等钢铁、石化、港口、电力等国家重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超2.5亿元。